ZhChT 討論區
    • 版面
    • 最新
    • 標籤
    • 熱門
    • 使用者
    • 群組
    • 註冊
    • 登入

    已經移民的人不會回來,內地人來港不足以支撐起香港從前的購買力

    已排程 已置頂 已鎖定 已移動 財經
    1 貼文 1 Posters 77 瀏覽
    正在載入更多貼文
    • 從舊到新
    • 從新到舊
    • 最多點贊
    回覆
    • 在新貼文中回覆
    登入後回覆
    此主題已被刪除。只有擁有主題管理權限的使用者可以查看。
    • 渾 離線
      渾水
      最後由 編輯

      我一直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地方是市場風聲不斷吹捧現在是樓市小陽春,甚麼發展北部都會區,看看最近樓市開賣的新聞,一個在屯門掃管笏的新樓盤:同一批貨,貨尾已經要折讓一成,換言之先到先得,同時亦先到先失。我看到那些維權買家,心中都有少少戚戚然,因為完善之後的香港真是一百歲唔死都有新聞。當然,買樓沒有話必贏,從來都沒有人話樓價一定要升。我自己也在租樓,是無產階級。

      ezgif-4-e8cd04ceb8.jpg
      為甚麼經濟復甦不樂觀但舖租會繼續加?這層就要歸咎於香港市場政策問題。

      大家有眼所見,復活節長假期經濟未見有好轉,旅客的消費力,以及政府強調的復常其實沒有如想像中出現。但舖租呢?繼續加。

      舖租續加 商戶難捱

      為甚麼經濟復甦不樂觀但舖租會繼續加?這層就要歸咎於香港市場結構問題,香港市場屬於price searching market,這樣的Market對於樓市及租金成交很依賴買賣雙方的negotiation power。因為租借買賣樓宇舖位所受的因素影響都不是同質性,簡單而言每層樓,每個鋪位,甚至地區不同,價錢差異可以很大。其實很多業主都是早年購入舖位,至少他們其實已經賺了十幾廿年的升幅,所以其實他們在疫情期間不介意捱一年,減租予租客;而背後的盤算就是當復常的時候就一定會加租,是開關後連本帶利加番。

      但確實經濟力無法重回疫情前的水平,很多我認識的實體店營運者,也索性結束實體營業,畫廊餐廳如是。就我觀察,很多業主都在「搏大霧」,美其名跟租客或是買家說社會、市場都恢復正常了,一口氣從低位叫高四成價錢,可是根本冇人能負擔這個加幅。業主冒險作出這個舉動的,原因是他們寧願將舖位吉空,也不願讓租值繼續跌,用時間換取空間;他們一心認為只要一年的時間,社會便真正復常。

      我又要在我的專欄重複,一年後真的可以見到的真像就是已經移民的人不會回來,內地人來港不足以支撐起香港從前的購買力;也可以說國內人寧願到歐美國家旅行也未必會再走來香港。加息持續,全球經濟又怎會在一年後齊齊走出陰霾?我依然不捨得移民,因為我要近距離看清楚,到底一齣好戲是如何上映。

      渾水

      1 條回覆 最後回覆 回覆 引用 0
      • 第一個貼文
        最後的貼文